亚运会志愿者来自天南地北 组委会还进口中国面孔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4:51 新民晚报 | |||||||||||
在多哈街头,亚运志愿者是最好辨认的。薄荷蓝的上衣,左袖金黄右袖艳红,女子下着及地长裙,男子是长裤,一律是金灿灿的亮黄,一部分人还戴着绣有亚运标志的红头巾,远远望去,宛如多哈亚运会那个呈奔跑状态的会徽标志。 多哈城不大,人口更少,因此,16000名志愿者穿上相同的衣服,在街头就形成了一道颇为壮观和醒目的风景线。在几天采访中,记者发现,多哈亚运会上的志愿者几乎可以组成个小联合国——各种国籍、不同职业以及文化背景的志愿者使多哈亚运会充满一种独特的“混搭”气质。 目的各不相同 异国他乡,遇到大小困难,找到亚运志愿者是最保险的。而这,在记者昨天的采访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采访是在多哈阿拉比国际体育中心,一个阴差阳错,记者错过了回媒体中心的末班车,被迫留在体育场等待其他车的增援。也因此,记者体验了一把志愿者的生活,与他们共进晚餐。志愿者的晚餐很丰富,两个水果,30多种菜肴的自助餐,各式口味应有尽有。 听到记者来自上海,菲律宾籍志愿者安东尼奥·佩德拉眼睛亮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最迷的就是中国篮球小巨人姚明,这次来当志愿者,也是想在工作中近水楼台见一面偶像。当听说姚明并不会来时,年轻人明显有些沮丧,但依然微笑,“没关系,只要能为运动员服务,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今年才15岁的纳比尔·阿卜杜纳沙是名小小志愿者,鼻梁上架着副眼镜。记者进门时,他正埋头努力消灭眼前的晚餐。当志愿者是他的心愿,两年来,他始终挂念着这件事。这次担任志愿者,阿卜杜纳沙全是利用放学后的每天下午,他说:“我服务的人年龄基本都是我两倍……但那没什么,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我和他们会成为朋友!” 新概念与高热情 昨天,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多哈亚运会志愿者部主管克海尔德·赫拉里表示,在现代化的综合体育比赛中,不同的语言、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体育而共同走到一起,成功的催化剂就是志愿者。“在卡塔尔,志愿者可以说是个新概念,但人们对于当一名亚运志愿者的热情却空前的高”。本次亚运会共招募志愿者16000名,招募活动从两年前就已展开,而当时前来应征的人数竟远超过30000名。 “他们当志愿者的目的千奇百怪,年轻人大都因为喜欢运动,年长的则更多表示是为了回报、奉献社会。”赫拉里介绍,更多的人是抱着结交新朋友、有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而来,“还有一些是为了学习不同的工作技能,或者,仅仅只是因为比较空闲有时间罢了……” “亚运会结束后,我们将会对获得的志愿者信息进行整理。相信到时,我们将拥有一个中东地区最庞大的志愿者信息库——要知道,这对我们以后筹办国际大型比赛很重要。”尽管没有说出“奥运会”这个词,但赫拉里的言辞中,“醉翁之意”已足够明显…… 中国面孔不少 志愿者的范围很广泛,不仅仅来自多哈本地,还有不少属于“进口”——来自世界100多个地区及民族的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被组委会邀请到多哈前来担任志愿者,从事各国和地区运动员及媒体的接待工作。“我们需要多种语言的人才,他们更能确切了解与会贵宾的想法和需要。” 据悉,众多志愿者中,也有不少是从中国“进口”而来。其中,有四名清华学子,还有23名广州“取经”志愿者。前者是经过全校招募、语言能力测试、志愿服务经历筛选后从上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旨在鼓励清华志愿者通过大型国际赛事锻炼能力,为成为奥运志愿者做好充分准备。而后者则更是一种“练兵”与“取经”——20天后,广州将从多哈人手中接过亚运旗帜,承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筹备从此刻已拉开序幕。 特派记者厉苒苒(卡塔尔多哈今日电) 女志愿者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微笑本版图片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