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刘翔"去多哈上堂训练课 孙海平:效果明年看得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0:33 重庆晚报

  引子 从釜山到雅典,刘翔轻松备战,最后一飞冲天;前天,在结束了广州集训的最后一课后,大红大紫的刘翔即将从多哈跨向北京,但他的腿上有没有“包袱”?他能“梅开二度”吗?用刘翔自己的话来说:心态已经调整得很不错了。而孙海平更为他的训练新方法基本成型而欣喜:“我已经调整了他的训练方法,无论技术难度还是强度。”

  刘翔冲击2008,“新政”已经出炉;刘翔冲击北京奥运会,从出征多哈亚运会前就
开始了。

  【场景】 广州集训的最后一课,高强度的技术训练,持续两个小时。在教练、助理教练、队员都从跑道终点线旁离开,到跑道另一头训练刘翔的起跑时,终点线旁的放松垫子上,只有刘翔后勤保障组组长李国雄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着。一直到刘翔训练结束,他才爬起来冲刘翔喊:“你去跑步放松吧?我跟你跑两圈去!”然后,他回过头,捶着腰对记者说:“你帮我在这儿坐会儿……”他边说边朝垫子边上的一瓶水努努嘴——这是一瓶极普通的

纯净水,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刘翔会时不时地来喝上一口。为了杜绝潜在的“投药”隐患,他一坐就是两个小时!这是刘翔目前所处环境的一个缩影。这也说明,对于刘翔的保护,已经渗透到他平时训练的点点滴滴,这是种荣誉,更是种压力。多哈,刘翔不容有失。不过,按照刘翔师徒所说,他们只是把多哈当成了一次新式的训练课,有这样的心态,多哈对于刘翔将是一条坦途。

  【“新政”基础】

  “高潮规律”作保证

   【声音】 单数年我们一般都是在为新的训练方法做试验,从这个轨迹可以得到规律:就是他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并稳定住之后,他就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孙海平

  “随便混混”是刘翔目前的口头禅,也是他应付媒体或者舆论、给自己创造平和环境的招数之一。一天晚上,他叫上记者一起去训练基地的食堂吃饭,聊着聊着就说到了目前的商业活动,他感慨地说:“其实,现在什么样的活动都有,还有朋友好心劝我,说可以利用知名度去做一些事,我哪里有那个精力啊,到时候训练也不要做了,天天去烦这些事儿。”孙海平知道后对记者评价徒弟说:“非常正常,他其实很要强。你也看到了,他现在训练确实不偷懒,完成得不折不扣。”

  暗地里的要强,加上整个环境逼着他必须将2008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看得很重,由此,“刘翔训练新政”早在冬训一开始就已出炉。“不调整不行啊,现在的训练方法对跑到13秒左右已经有把握了,但对冲击北京奥运的冠军、甚至新的世界纪录,去跑12秒87,却是非常冒险。”“新政”的策划人孙海平说。

  对于“训练新政”,孙海平觉得已经有了实施的信心基础。“他目前最好的成绩已经是世界纪录了,说明他确实有这个潜力可以跑得更好,有这个做保证,就不至于心里没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总结了一下他开始崛起后到现在的发展轨迹,正好是每两年能达到一个高潮——不是迷信,是规律,从2001年开始,逢双数年他的状态就非常好!”

  在孙海平的记忆中,刘翔的发展轨迹是这样的:2002年就破了世界青年纪录,拿到13秒12;2004年平了12秒91的世界纪录;2006年,他再度让世界看到了他的爆发,12秒88真正撼动历史。有了以往的经验,对于新政,孙海平非常有信心。

  【“新政”实施】

  效果明年看得见

  【声音】 去多哈并不是专门为了比赛,只是当作一堂训练课,暂时也谈不上检验训练新方法的成果,但至少让他不会训练得那么无聊,有点比赛刺激刺激也是好的。 ——孙海平

  对于从备战多哈开始实行的“新政”,据孙海平自己称“已经基本成型”。他也给记者详细解读了其中的两大变化:提高强度、提高标准化动作难度。

  “我也跟你讲过,每当要改训练标准我就头痛,因为现在刘翔已经破纪录了,前面还没有人探索过跑到这种成绩后该怎么训练。从破了纪录之后我就在仔细分析训练计划,先是从上半年他脚踝受伤得到启发,他的强度还可以再上去。”孙海平笑着说,他也听说过外界传说的“刘翔被练得哇哇叫”的说法,“他也就是随便说说,事实上,他身体的最大负荷还没到!”

  自从刘翔调整期结束后,孙海平一上强度,他确实就有了反应。“以前一堂课的大强度下来,他三四天就可以恢复了,现在我试了一下,他需要五六天才能恢复,这样,对机体的刺激就加深了。”

  而在技术难度方面,孙海平要求刘翔比以前在各个环节都要做得更细腻一点。比如说起跑方面,以前他是有时快有时慢,外界说他起跑不好,其实是说他技术发挥得不稳定,现在孙海平让他多练习以便稳定下来。记者在广州的几天,只要有训练,这样的针对性训练在每节课上都上演。

  记者问他效果,孙海平说:“现在新方法才用了多久啊?效果暂时还没达到想象中的程度,而且新方法也只有一部分在试验,还没全部用到他身上来,我估计,这样大概得维持半年,甚至明年一整年,起色才会看到。”

  【“新政”目标】

  两年长到90公斤

   【声音】 最理想的还是85公斤到90公斤,这样力量好,关节又不会受伤。 ——孙海平

  现在85公斤挺好,等2008年再练到90公斤上去! ——刘翔

  “新政”的实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刘翔将要经历三个阶段,这是孙海平的理论。“训练新政”最浅显易懂的一个效果,刘翔在一次训练结束后,听到记者和他的助理教练盛越铭聊他的身材时,自己说了出来:“2008年,我得长到90公斤!”

  “新政”的摸索阶段是最轻松的,毕竟,孙海平目前对如何训练到13秒有体会,对怎样跑到12秒87还是有些茫然。“两个人都处于磨合期,这个时间得包括整个冬训期和2007年的大部分时间。”

  而正如当年釜山之后的巴黎世锦赛一样,多哈亚运会之后,2007年8月份的大阪世锦赛也将成为检验“训练新政”成效的试金石。“这次真的只是检验,成绩我不会作要求,当然,以他现在的水平,也不会跑得差就是了。”孙海平说。

  最后自然是冲刺阶段了,刘翔自己也说,2007年不会太冒进,孙海平更是“发狠”:“他一有冒得很高的苗头,我都得想办法给他压下去。人都是有极点的,维持一段时间就会往下走,2007年就达到了,2008年还吃什么?什么技术、身体素质,都得像备战雅典一样,临出发前达到巅峰。”

  孙海平:传统思维 误人子弟

   是什么成全了刘翔的天分?亚运前,刘翔的教练孙海平透露了他颠覆性的训练秘籍。

  误区1:谁说练得多就跑得快?

   “一般运动员每个星期是12节课次,但是我现在每个星期最多给刘翔练8次。从前有句话叫做‘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现在应该改成‘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训练场上的刘翔总显得很轻松,和队友开开玩笑,哼哼小调,偶尔还偷懒少跨一个栏……很少有运动员能像刘翔那样练得如此“开心”,这完全得益于孙海平的特殊训练法。孙海平是运动员出身,他明白频繁训练对于运动员有害无益,如果持续疲劳状态训练,越练越不好,只会一直往下掉,110米栏这个项目决定了,并非谁练得多谁就跑得快。”收收放放,孙海平让刘翔始终稳定在一个平台上,波动幅度非常小,他将此定义为小波动的特意刺激训练法。

  误区2:速度并非跑出来的

  “其实以前有很多误区,教练总是拿着码表,让运动员跑,短的叫练速度,长的叫练速度耐力。”孙海平指出,速度并非是跑道上跑出来的,“很多是在身体训练中获得的。”今年2月的意外受伤,让刘翔休养了近4个月,但正可谓“因祸得福”,这4个月中,由于不能进行技术训练,所以刘翔全身心投入到了身体训练上,上半年专项力量涨幅很大,“原本反举杠铃他在120公斤,现在120公斤已经非常轻松,下肢力量我一般让他深蹲到负重180公斤,其实190公斤甚至200公斤他也可以很轻松起来。”

  以前刘翔力量不够,过栏时经常会出现右手甩一下的动作,“就是因为他右面力量跟不上,需要借助手臂来平衡,那时候他腾空时需要0.36-0.37秒。”经过孙海平的训练,刘翔力量提高了,现在过栏只需要0.33-0.34秒,一个栏上面少花0.02秒,十个栏就提高了0.2秒。孙海平用房屋来打比方,“就像一幢楼房,框架已经搭好了,只欠

装修。”

  误区3:怎能哪里不好就练哪里?

  “到了2008年,一个手在下面托,一个手在上面抓,托的是专项训练,抓的是身体素质,这样一托一拉,刘翔就上去了。”从前,运动员的训练手段是单因素,哪里不好就练哪里,结果练好了一个,其他更差,孙海平给予刘翔的训练手段叫做多因素,“就像整装进口的车和国内组装的车,开了一年就会有明显差别,就是因为组装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而“整装”的刘翔,就算某方面出现一些欠缺,孙海平只需要通过微调就能让他恢复平衡。

  孙海平笑着说,8年来,他的训练方法始终在不断变化,“就像买一件高档衣服时,因为银行里有10万元存款,你就不会怕,我的‘存款’还很多,会源源不断地出来新东西,让他达到新的顶峰。” (蓝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9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