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愿望有时比物质更重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20:00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周之江苏小坡

  12月3日,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造访新华社多哈亚运会报道团前方发稿中心,随后,何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办好一届国际性比赛,愿望有时比物质基础更为重要。

  新华社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在北京奥组委的身份?

  何振梁:根据国际奥委会章程的规定,某个国家或地区举办奥运会时,本国(地区)奥委会委员当然地成为组委会领导机构的成员。按照这个规定,我现在既是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执委,同时又被聘为北京奥组委的顾问。

  新华社记者:您是以国际奥委会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多哈的,能不能谈一谈您对本届亚运会开幕式的感受?

  何振梁:这次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很有特色,既表达了阿拉伯文化传统深厚的内涵,又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体现这个主题,结合得相当完美。开幕式有很多创意给人印象深刻,点火仪式出人意料但又是阿拉伯民族最熟悉的方式,可圈可点。此外,多哈方面的组织工作也相当好,卡塔尔是一个人口并不太多的国家,多哈这个城市只有20多万人口,能够组织如此丰富多彩的开幕式,难能可贵。

  新华社记者:有消息说,多哈希望在未来申办奥运会,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何振梁:多哈有更高的期待,想通过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申办更多更大的国际赛事,恰恰说明了体育的魅力所在--任何举办过亚运会、奥运会的地方,对于这个国家、地区、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也是不少国家和地区愿意举办重大国际赛事的原因之一。从参加的运动员人数和比赛项目来讲,奥运会不如亚运会多,奥运会的规定为28个大项,10500名运动员参加,而这次多哈亚运会的运动员人数达到12000多人,有39个大项,应该讲,它的规模比奥运会还大一些。但是,从参与国家和地区来说,亚运会只有40几个国家和地区,奥运会达到了200多个,其难度和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新华社记者:您能否预测一下多哈申办成功的概率?

  何振梁:多哈假如能举办奥运会,当然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奥运会不仅仅是属于几个发达国家或者大城市,小国家、小城市,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也可以举办,我当然乐观其成。必须提醒的是,奥运会申办的竞争十分激烈,申办愿望何时能够实现,还很难说。比如,像巴黎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自1924年举办第八届奥运会以来,还没有举办过一次奥运会,伦敦也是在1948年以后,等待了将近60年才申办成功。尽管如此,这种申办奥运会的强烈愿望,仍然值得我们大家为之喝彩。

  新华社记者:多哈亚运会给北京带来了哪些启示?

  何振梁: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不管其大小和经济发达程度如何,都有它各自的长处和特色。多哈亚运会到目前为止都非常成功,这本身也说明,只要有愿意为全世界的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愿望,就完全有可能做好这件事。当然,物质基础也非常重要。以北京为例,当年我们只差两票没有申办到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其后的8年中,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使得我们举办奥运会的条件更为宽松,这也使我们对办好2008

北京奥运会充满信心。(完)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2,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