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国际志愿者日无暇欢庆 多哈将为他们建立永久丰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2:38 新华网

  新华网多哈12月5日电(记者易凌史春东)对于一万六千多名多哈亚运会志愿者而言,5日的国际志愿者日也许只是忙碌工作的又一天。但多哈已经决定为他们建立一座永久的丰碑。

  多哈亚组委5日上午专门在各个场地分别为当地的志愿者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聚会,以表达对这些无私奉献的人们的感谢。

  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之一苏德·塔米米告诉记者,亚运会后,卡塔尔政府将在多哈树立一座志愿者纪念碑,所有志愿者的名字都将镌刻在上面。

  “我们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志愿者,但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将永远被卡塔尔铭记。”苏德说。

  在主新闻中心工作的卡塔尔志愿者玛丽安·卡鲁特在聚会后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亚组委发给每位志愿者的小礼品——一只小“奥利”——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

  “聚会时间就半小时,我们都还有工作嘛,但是大家在一起切

蛋糕,合影留念,聊天,感觉像一家人。我想我不会忘记今天。”玛丽安说。

  玛丽安是卡塔尔大学商学院大二学生,每天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七点都在新闻中心为报道亚运会的各国记者答疑解惑。

  这位20岁的姑娘戏称自己来自“亚运之家”。原来玛丽安的一个姐姐是多哈亚组委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职员,她的弟弟是在足球场地为摄影记者服务的志愿者,而他们供职于卡塔尔天然气公司的父亲,则荣幸地成为“亚运圣火”的传递者之一。

  玛丽安说:“能参与亚运会,我们全家都很兴奋。这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每天都能结识新的人,接触新的文化,挺有意思的。更重要的是,我每天在帮助别人,这感觉真好。”

  为了不耽误志愿工作,玛丽安专门调整了选修课程并向老师请假。

  她说:“这可能是一生才有一次的经历,当然要全心全意做好。”

  来自韩国的志愿者申明澈同样为了这“一生一次的经验”放下了国内的研究生课程,只身千里迢迢来到多哈。这位高丽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每天从市区的国际青年旅社坐公车到多哈西郊的拉岩体育馆,在排球赛场采访比赛队伍,准备新闻资料。

  “每天坐车来场地的时候,很多人看到我穿着志愿者工作服,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对此,我感到很自豪。”

  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之一苏德·塔米米告诉记者说在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卡塔尔人,海外志愿者主要来自印度和菲律宾。

  一名叫苏丹娜,年龄已达60岁的印度志愿者不幸在多哈遭遇

车祸丧失了生命,留下了遗憾与悲伤。苏德·塔米米说:“苏丹娜的离开是我们的巨大损失。志愿者是多哈亚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完)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亚运会新闻搜索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