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项目比赛别样风景 老板教师下岗妹拼搏多哈(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6:04 北京晚报 | |||||||||
图一:孙晓丹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图二:杨穗玲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昨天,多哈保龄球、藤球馆内,中国非奥项目运动队在挥汗拼搏。他们中有"下岗"的世界冠军,他们中还有为备战亚运而舍弃生意的私人老板,他们中还有普通的小学教师、中学生……因为亚运会,年龄不同、行业各异的他们,相聚在一起。 保龄球队"失业"的世界冠军
24岁的杨穗玲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世界冠军。18岁那年,杨穗玲中专毕业,到佛山一家保龄球馆工作。此前,她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球馆老板赵明,恰好是佛山市保龄球队的教练,他慧眼识才,成了杨穗玲的启蒙老师。就这样,杨穗玲走上了保龄之路。两年后,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她与队友拿下了团体冠军,小杨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去年8月的丹麦世锦赛上,杨穗玲一鸣惊人,登上了世界女子保龄球的最高殿堂。回国后,世界冠军杨穗玲却恢复了灰姑娘"的生活--回球馆工作,拿着每月不足2000元的低薪,"我的工作就是成立兴趣班,教人打保龄。钱不多,但我很知足,因为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职业。" 年初,她被召入国家集训队,备战亚运会。三个月前,杨穗玲意外得知:自己工作的球馆倒闭了。自己以后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现在不去想,打完亚运会再说。" 保龄集训队没有固定的训练馆,集训队员津贴少,但能穿上统一队服,代表国家征战多哈,对队员来说就是"荣誉"。43岁的老队员贾陵,最初是水球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去日本发展,如今改练保龄;大学工科毕业生、42岁的王斌,在昆明开室内装潢公司,为了亚运会,他毅然决定关掉公司,一心投入备战;而女队员张玉红,最初练保龄,是为了产后减肥,结果却一发不可收拾…… 保龄球队领队崔志强告诉记者:"队员们都对这项运动有一份热爱,因此没人在意报酬多少。" 藤球女队"三个妈妈"携手作战 对大多数人来说,藤球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国家藤球队教练张伟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总共不到1000名藤球选手。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首次派藤球队参赛,张伟是当时的国家队队员之一。退役之后,张伟去新加坡从事贸易,并开了一个私人公司。"我已在新加坡定居4年,不过为了亚运会,我决定放弃生意,回国备战。"女子藤球队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彼此的年龄跨度也很大。藤球队中,有三位"妈妈"选手,还有三名中学生。周荣红、孙晓丹、王晓花,都来自内蒙古牙克石,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如今三人都当了妈妈,是当地小学里的体育老师。 这是三朵"姐妹花"携手第三次征战亚运会。上一届在釜山,她们为中国队捧回了一枚银牌。有意思的是,如今她们各自女儿的年龄也都相差不多。王晓花说,为了备战多哈,她们都"狠心"给孩子断了奶。平时在老家,三姐妹聚在一起练藤球的机会不多,乍一上赛场,感觉体能有些跟不上,"不过我们会力争打好每一场,争取取得比上一届更好的成绩。" 问及最大心愿,孙晓丹抢着作答:"希望更多人欣赏藤球比赛,希望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 本报多哈专电特派记者孙保生陈嘉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