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多哈亚运组委会工作卓有成效 美中不足是交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0:37 大河报

  应该说,多哈亚运会组委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这么大型的综合运动会,让一个只有70多万人口的国家来承办,本身就冒了很大的风险。不过从总体上来说,至少到现在为止,多哈亚运会进展顺利。

  尽管诸事顺利,仍有一些美中不足,最让记者们愤愤的是交通。虽说记者们使用最多的主新闻中心开通了往返于各个赛场的巴士,但各赛场的巴士停靠点却没有多少讲究。记
者们到了赛场之后,首先要搞清在哪个地方乘车返回,才能早做准备,以免后患,不然等比赛结束,想乘车返回主新闻中心发送稿件,找不到巴士就麻烦了。其次,供记者们使用的巴士虽然准点发车,但车次的排定并没有考虑到赛事结束的时间,以及记者们将稿发回国内所面临的时差问题。虽说各个赛场一般都有分新闻中心,但其网络很不稳定。巴士是准时发车的,最后一班也不例外,如果你的稿件没有处理完,也只能先坐巴士返回主新闻中心。不过这样的话,因为时差也许你已经来不及处理任何稿件了,特别是时间早5到6个小时的中、日、韩等国的媒体,可能已经截稿了。

  记者们对交通的抱怨并非现在才有,早在开幕式时,记者们就领教了多哈亚运会交通上的问题,我们一整车的人从市区的主新闻中心往哈里发体育场进发,远远看到了体育场巨大的火炬造型建筑,就是接近不了。司机据说来自印度,不太熟悉这里的路,因此带着我们转了一圈又一圈。几乎花了两个小时,我们才到达体育场。各国的记者尽管心急,也不忘跟司机开着善意的玩笑,车厢里倒是笑声不断。中国记者的玩笑很有特色:再也不能坐印度人开的车了,坐这样的车就像上了贼船一样。这是玩笑话,亚运会期间开巴士的司机大多是从其他国家请来的,不坐他们的车,你能飞到赛场上去?

  去的时候心里急,回来时更麻烦。开幕式散场后,大量的人向各个出口散去,不过人家都有私家车,苦的是众多的记者。巴士并没有停留在记者们下车的地方,开幕式结束将近一个小时了,还能看到一队队挂着证件的记者们向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打听巴士站点的具体位置,但几乎没有人真正知道记者们的巴士停在哪里。那一天多哈下着大雨,体育场周围昏黄的灯光里,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记者,我很不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可怜的记者们一小股一小股地汇聚到一起,很多记者还拎着手提电脑之类的设备。雨下得实在太大了,大家慌不择路。圆形的哈里发体育场相当庞大,腿跑得酸痛无比,巴士最终找到了,记者们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在多哈难得的大雨天里,各国记者狼狈逃窜的情形蔚为壮观。

  记者们的能量果然不小,据说事后亚奥理事会对此颇有微辞。还是咱们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说得好:得体谅人家的不易,将心比心,也许在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时,咱们也有一些做得不到的地方。

  □本报特派记者 程永兵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亚运会新闻搜索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