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钱江晚报:不设优先道--多哈启示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5:23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走在小城多哈,常常发现行路孤单。如果出了相对热闹的媒体村,你迎面走半小时,未必会碰到一个路人。有的场馆孤零零地在市郊,四周一片荒漠。没有车,想问路都难。

  但人少不意味着车少。多哈因石油而富,汽车多也就顺理成章了。在多哈市区的高峰时段,堵车现象也很厉害。我到多哈才4日,已见到最长的塞车队伍排了将近200米,却未必是与亚运赛事有关,因为堵在路上的,大多是各类轿车。

  如此重大赛事,多哈又是首次举办,花费资金达28亿美元之巨,却有个出乎意料的举措:不设亚运交通优先道。多哈城小,多为双向四或六车道。城中很少红绿灯,立交桥几乎没有,逢道路交叉处,必沿圆环绕圈。从记者往返城区各场馆所见,未见开辟专为亚运赛事的专门通道,接送运动员和媒体的大巴也从未享受任何优先的特殊待遇。

  记者在上届中国举办的亚洲杯足球赛济南赛区采访期间,曾亲身感受优先道的甘苦。赶上接送大巴,前有警车开道,一路畅行直达,绝不误事;但没赶上大巴而需打的前往赛场时,15分钟的路被堵了1个多小时,耳朵里还灌满了

出租车司机的抱怨声。

  多哈为什么不设亚运优先道?研究一下本届亚运会的场馆地理分布应该得到答案。在多哈城市相对繁华的东部,设置着举行田径、自行车、网球等项目的主要场馆。这些赛场相距很近,如果路熟的话,步行也就十几分钟。而另一些远居郊外的赛场,如体操、

拳击、游泳等,都设置在同一个大型运动城内,空旷的道路只有巴士在往返,故而优先道的确也无太大必要。

  记者问一位志愿者司机,他指着涂成亚运天蓝主色调的大巴说:“亚运会的巴士,这就意味着优先。”在多哈,这或许可行,司机看到大巴和挂有胸牌的记者,都会主动相让。但遥想两年后的北京,在拥堵不堪的市区,北京用什么来确保奥运的畅行呢?

  仅仅期待市民的自觉,是不够的。

  本报特派记者 伊志刚 本报多哈专电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亚运会新闻搜索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