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文汇报》王彦沈雷:中国田径显现刘翔效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10 东方网-文汇报

  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两周后就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

  现在,刘翔在跨越男子110米高栏时带动的气流远甚于一只蝴蝶。今天,先有刘静与冯云包揽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冠亚军,再有黄潇潇以绝对优势摘得女子400米栏桂冠。一时间,由刘翔而引人关注的短跨项目几乎成了中国田径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突破口。我们姑且称之
为“刘翔效应”。

  奥运会后,关注刘翔的人多了,关注田径的人也多了。田径赛场从以往的门可罗雀到今日只要有刘翔出现就一票难求,孙海平门前也多了不少由家长领来拜师的“弱冠少年”,至于赞助商更是唯刘翔马首是瞻,对于以往不甚投入的田径大赛也开始趋之若鹜。刘翔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后,田径运动更是在国内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田径训练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人才的困难窘境终于得到了改变。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刘翔效应。

  而刘翔的成功对于中国田径界而言,最重要的启迪在于:以往成绩的落后不是人种问题,而是训练的问题,信心的问题。多年来,亚洲选手在高栏项目、短道项目上难有突破,几乎已经成为世界田径界的“共识”。但刘翔的崛起打破了很多人对亚洲田径的固有思维。好比欧美选手垄断的短跑项目,有谁知道,早在1965年,陈家全就在煤渣跑道上以10秒的成绩平了百米世界纪录。可现在中国的运动员却连10秒20都跑不进去,这何尝不是自信心在作祟?

  自信之外,刘翔效应也带来了先进的训练方式。训练场上,他从不是练得最多、最狠的人,但他却是训练质量最高的一个。孙海平不仅把握了高栏项目在世界上的主要训练规律,同时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他时常“进修”,内容涉及生物力学、生物营养学、心理学等等。而且,从刘翔做准备活动的第一分钟起,就有专人拍摄整个过程,然后将数据和图像资料迅速反馈给孙海平。可以说,科技元素已经全面渗透到刘翔训练、比赛的全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刘翔效应的初步成果,但仅有一个刘翔是不够的。2008年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需要刘翔在北京风驰电掣般的跨越,更需要2008年以后中国田径的全面突破与提升。

  本报特派记者王彦沈雷

  (本报多哈12月10日专电)

  黄潇潇:400米栏折桂

  刘静:100米栏封后

  

《文汇报》王彦沈雷:中国田径显现刘翔效应
《文汇报》王彦沈雷:中国田径显现刘翔效应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亚运会新闻搜索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